寒冷天氣里,戶外訓練身體的組織的末梢(手、腳、耳、鼻等處)由于散熱較快而血液循環(huán)又不暢,容易出現(xiàn)凍傷。
一般來說,凍傷按其嚴重程度分為四度:
一度凍傷及皮膚表層,患處刺痛并漸感麻木,皮膚僵硬蒼白或出現(xiàn)藍色斑點,恢復溫度后會有充血和水腫現(xiàn)象。
二度凍傷達真皮層,患處紅、腫、痛,數(shù)小時后會起水泡。
三度凍傷深達皮下組織,患處皮膚呈青紫、紫紅或藍色,皮膚會逐步變黑、壞死。
四度凍傷是最嚴重的凍傷,肌膚甚至骨都受到損害,皮膚呈紫黑或青灰色,隨即組織壞死,可能導致截肢。
凍傷的預防
風雪天外出戴上手套、防寒帽,防寒帽最好是能護住耳朵的,否則應戴上耳朵罩;保持腳部的溫暖干燥,襪子濕了及時更換;風大時停止活動,找個避風的地方休息;經(jīng)常按摩揉搓易凍傷不為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;在高海拔地區(qū),由于空氣稀薄,組織缺氧和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更易導致凍傷,此時能吸氧補充則為最佳。
水皰的防治
長時間的徒步行走或登山很容易在腳上磨出水皰,所以出門時最好穿與腳磨合管;慣了的登山鞋。在水泡出現(xiàn)后可用消過毒的針穿上一根頭發(fā),針刺破水皰后用手輕按患處,使液體隨著頭發(fā)流出,用創(chuàng)可貼或干凈的紗布包好。
凍傷可伴隨著失溫現(xiàn)象,急救時應先處理后者。單純的凍傷可按下述方法救治??捎皿w溫溫暖,但對三度以上的凍傷者施溫者要注意時間不能長。一般為30-40度的溫水漫泡患處或以溫毛巾熱敷,水溫不能高,也不可用火烤使患處溫暖,傷處受熱過快會產(chǎn)生劇痛。
當患處恢復血色和知覺后停止復,在傷處涂上凍傷藥膏,然后用紗布或質(zhì)地柔軟的衣物輕裹患處。特別注意不可摩擦或按揉患處,也不要挑破水皰。有很多人以為用雪擦拭患處可以快速升溫,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,凍傷部位處理后不宜暴露于寒冷中,要注意保暖,更不要以解凍的腳走路。
|